最多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额,这是谁,不应该是丫鬟婢女吧,她们没这个胆子,而朱审烜也不会这个表情。

看到常宇疑惑的表情,朱审烜有些小尴尬:“本王妹子”说着起身,对着殿外喊了一声:“芷娥进来”。

原来是郡主,常宇一怔,随即转身,之间一个肤白貌美略带婴儿肥的小美女走了进来,神色之间却无女子羞涩,反而很好奇的盯着常宇看。

“见过郡主”常宇深深一躬。

“你就是太监么?”

朱芷娥看着常宇瞪着大眼一脸的好奇,常宇脑门顿时三条线。

“芷娥不得无礼,这是东厂厂督常宇常公公”朱审烜呵斥,但神态甚是温和,显见很是疼爱这个妹子。

朱芷娥啊了一声,很显然没料到眼前小太监来头那么大,赶紧还礼,然后轻轻走到朱审烜身边,低声耳语。

常宇耳尖,即便朱芷娥声音很低,还是被他听了个大概,随即莞尔,原来是太妃(王爷的母亲)听闻东厂来客,怕有恶事,不放心年少的朱审烜,特让朱芷娥前来窥视,不成想这丫头被常宇看到。

“王爷,天色已晚,咱家有些饿了,可否布些酒食”常宇突然道,其实他吃没多久,并不饿。

朱审烜一怔之下,有些尴尬,想想也是,人家饭点登门,不设宴席,岂是待客之道,随即吩咐管事设宴,同时向常宇表示歉意,事过匆忙,没有陪客。

古时设宴请客,很少单独吃喝,特别是有身份人的人必须有陪客,比如城中富贵。

常宇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王爷,实不相瞒,咱家特不喜欢那群老大爷一起,规矩多不说,一个个的还板着个脸,不苟言笑的,着实枯燥乏味的很”。

朱审烜顿时乐了,他也是个年轻人,正是活泼好动的青春期,奈何自己身为王爷,平日见那些人何尝不是一直故作老成,一忍再忍,此时听常宇如此说顿觉感同身受,之前的恐慌之色也稍稍驱除了些。

“那正好,本王也不喜那些朽木”朱审烜笑了笑,招呼常宇坐下“常公公只要不嫌冷清便好”。

“那怎么会,王爷英俊潇洒玉树临风,郡主更是天香国色,有两位相伴,咱家真是如沐春风呀,开心都来不及怎么觉得冷清”

常宇嘴甜,说的朱审烜忍不住的又有些傲娇,伸手摸下耳边发丝,而身边的朱芷娥也是难掩喜色,不过更多的是疑惑,我啥时候说要作陪了,嗯,既然如此,正好借口听听他说什么。

朱审烜原本倒没想让他妹子作陪,毕竟让郡主陪一个男人那可是岂有此理,但转念一想,常宇是个太监算什么男人,若换作别人如此说恐怕一大嘴巴就抽过去了。

………………………………………………………………………………………………………………

近日身体不适,更新不定,还请见谅,感谢书友的支持,喜欢本书的请投票,谢谢。

喜欢扶明录请大家收藏:(www.zuiduoxiaoshuo.org)扶明录最多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多小说网推荐阅读: 红色莫斯科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奋斗在红楼穿越民国大商人绍宋异界军火帝国我是崇祯帝汉乡永历大帝军工科技三国之帝国崛起碰瓷在大汉帝国盛唐刑官水浒之柴进为王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大夏植树人汉骑将白三国之宅行天下战国王天下大明第一臣我是王富贵都督请留步最强兵王唐末狐臣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汉祚高门血帅莫斯科1941东汉最后一个暴君隋唐之铁血风云回到秦朝当扶苏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战争承包商廷尉他又出洋相了演武令穿成武大郎,开局一米九猎日神刀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庶子不才红色苏联史上第一败家子大明开局就登基大唐:开局获得霸王之力世子的崛起窃明大唐超级奶爸我外婆是武则天召唤之绝世帝王
最多小说网搜藏榜: 娱乐春秋抗战:从八佰开始崛起带着仓库到大明世子很凶回到三国做刘禅极限保卫举汉冠冕唐皇鹰扬三国抗战从民兵开始三国之天下争霸帅教官特种兵:从边防军开始!大唐第一世家绍宋赘婿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巴比伦帝国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抗战韩疯子红色苏联大宋超级学霸覆汉回到明朝做昏君隋唐君子演义三国之蜀汉我做主回到初唐当神仙轮回乐园梦回大明春官居一品奋斗在红楼三国之超神作弊器抗战之最强杀手我有最强抗战系统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明天下大国重坦晚唐浮生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穿越1859之铁血兵王抗战之铁血佣兵回到明朝当王爷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大唐皇太子开元情诗与剑榜倒霉鬼穿越记回到英国当大亨大汉:我的外甥是千古一帝亮剑:从代管新一团开始南明十六年
最多小说网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我就是要做皇帝曹魏奋斗在新明朝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抗日之横扫天下猎日神刀铁血骠骑奉天承运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宋起波斯湾江山如此多骄大唐全才盗宋抗日之兵王纵横极品皇帝吕氏皇朝开国功贼三国之天下霸业明末资本家血帅大周权相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超级大独裁者大宋极品国师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边戎杀手特种兵抗日之精英特战队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武夫当国裂明晚清崛起苍老师的职业生涯最强战兵阳光大宋抗日之血色山河三国之帝国崛起大唐魔法师妻乃大元帅大唐天下乱世小民明贼本草王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天烽大宋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