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身红袍官府的姚汝能问道:“喂,你准备去哪儿抓曹破延?”

“你口气比李必大嘛!”张小敬嗤笑道。

“官阶也大些,我是太子东宫右卫率,太子让我协助靖安司办案,我有责任,让办差的死囚不出差池。否则的话,功名转眼变罪名。”姚汝能解释道:“当然,我是为了百姓。”

这时一直跟着的李元英忍不住怼道:“小子,论官阶?我好像更大些。而且,让办事的死囚不出差池,这好像是我的工作。至于你?太子门下,怕是一切为了保证太子名誉不受损吧?什么为了百姓,冠冕堂皇,虚头巴脑。”

你……

姚汝能虽然不忿,但相处不久,也知道此人难缠,官阶高、脾气差,来历不明,还是不惹为妙。

没有接茬,继续给张小敬说道:“今日长安三百步设置一处望楼,所有望楼都有鼓声、灯符,相互传递消息,一处有变,瞬息传至靖安司,今日办案,有大用。”

“你听我给你转译望楼信令,信令灯符以八卦卦象变化而来,设计繁复,短时间以内难以记忆。望楼的通传武侯,特别加以训练,才可快速转译。当然,我也可以,我们姚家人,天生记忆就好,不像那个徐宾,还得苦练。”

正说着呢,望楼鼓响,几人停下,姚汝能侧耳倾听,又看过望楼灯符确认,“比如此时,望楼信令转译就是:张都尉捉狼,全城武侯听令!”

紧接着,就见街上巡街的武侯、不良人,碰到张小敬的时候,纷纷单膝跪地亲切行礼,“张都尉!”

“起!”不作停留,张小敬短短一声,却含着一股气势。

姚汝能赞道:“呵呵,多大的尊荣啊,你现在,是全长安最有权势的死囚了。”

张小敬没理这货。是敌是友还不清楚呢,虽然也是太子的人,但未必跟李必一心。

可李元英却不惯着这个家伙,开口问道:“刚刚我好像听到谁说,你们家人普遍记性好?那什么望楼转译密码,还得训练才能学会?我不信,你跟我说一遍,我看看咱们两个谁记性更好?”

“嗯?阁下,你确定不是找茬?虽然你官职高些,但我可是太子的人!”姚汝能表示,这个跟屁虫很烦。

“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找茬?你是太子东宫借调过来协助办案。我是刑部借调过来协助办案。那么分数同僚,该通力合作,望楼传信又不是私信,我既然参与办案,也应该有权知道吧?”李元英有理有据,丝毫看不出是找茬。

“你,该不是刚刚在吹牛?或者,不敢跟我比吧?”

好嘛,这能忍?

姚汝能到底年轻,哪受得了这个?于是小声说道:“我只讲一遍,能不能学会我可不管,毕竟我是负责查案的,不是负责教学的。想学,可以回去找司丞。靖安司有培训班。”

喜欢大唐全能奶爸请大家收藏:(www.zuiduoxiaoshuo.org)大唐全能奶爸最多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多小说网推荐阅读: 抗战之我的团长李云龙三国大发明家大宋海贼隋唐君子演义三国之召唤猛将军工科技绍宋汉乡永历大帝碰瓷在大汉帝国盛唐刑官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大夏植树人大宋第一废柴神童汉骑将白三国之宅行天下战国王天下亮剑之独立大队我是王富贵都督请留步唐末狐臣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大逆转1906血帅晚唐浮生东汉最后一个暴君隋唐之铁血风云回到秦朝当扶苏抗日之土匪军人三国之杀伐系统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我来自辽东关宁廷尉他又出洋相了大唐第一世家我要抗日演武令穿成武大郎,开局一米九猎日神刀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庶子不才史上第一败家子大明开局就登基重生大唐当奶爸大唐:开局获得霸王之力世子的崛起窃明我外婆是武则天召唤之绝世帝王梦回隋唐之我是程咬金
最多小说网搜藏榜: 娱乐春秋抗战:从八佰开始崛起带着仓库到大明世子很凶回到三国做刘禅极限保卫举汉冠冕唐皇鹰扬三国抗战从民兵开始三国之天下争霸帅教官特种兵:从边防军开始!大唐第一世家绍宋赘婿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巴比伦帝国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抗战韩疯子红色苏联大宋超级学霸覆汉回到明朝做昏君隋唐君子演义三国之蜀汉我做主回到初唐当神仙轮回乐园梦回大明春官居一品奋斗在红楼三国之超神作弊器抗战之最强杀手我有最强抗战系统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大国重坦晚唐浮生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穿越1859之铁血兵王抗战之铁血佣兵回到明朝当王爷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大唐皇太子开元情诗与剑榜倒霉鬼穿越记回到英国当大亨大汉:我的外甥是千古一帝亮剑:从代管新一团开始南明十六年红楼惊梦之黛灵
最多小说网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我就是要做皇帝曹魏奋斗在新明朝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抗日之横扫天下猎日神刀铁血骠骑奉天承运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宋起波斯湾江山如此多骄大唐全才盗宋抗日之兵王纵横极品皇帝吕氏皇朝开国功贼三国之天下霸业明末资本家血帅大周权相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超级大独裁者大宋极品国师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边戎杀手特种兵抗日之精英特战队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武夫当国裂明晚清崛起苍老师的职业生涯最强战兵阳光大宋抗日之血色山河三国之帝国崛起大唐魔法师妻乃大元帅大唐天下乱世小民明贼本草王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天烽大宋八百年